能源局推荐新型储能
                
                
                    
国家能源局如何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国家能源局以公告形式发布新型储能试点项目和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持续推进智能电网重大专项和储能相关重点研发计划,不断健全标准体系,有力促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应用。 30万千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成投产,推动国产化大容量空气压缩机、透平(装备)的研发应用,带动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新型储能应具备什么能力?新型储能应配备功率控制系统或协调控制系统。 所有调管范围内的新型储能应具备按照调度指令进行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调节的能力,接入所属电力调度机构的AGC、AVC等系统,接受并执行调度指令,并具备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新能源基地配建新型储能调度原则按照《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NB/T 11194-2023)执行。 (八)鼓励存量新型储能技术改造。 鼓励存量新型储能开展技术改造,具备接受调度指令能力。 满足相应技术条件后,电力调度机构应及时开展新型储能并网及调度工作。 (九)推动新型储能智慧调控技术创新。. 
新型储能有哪些优势?新型储能是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技术,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备用、黑启动、惯量响应等多种功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 随着装机规模迅速增长,新型储能在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应结合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市场化要求,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管理,持续完善新型储能调度机制,保障新型储能合理高效利用,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二)明确接受电力系统调度新型储能范围。 接入电力系统并签订调度协议的新型储能,可分为调度调用新型储能和电站自用新型储能两类。. 
新型储能发展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工作。 2024年,“发展新型储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日前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规定,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 国家能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科学统筹新型储能发展工作,推进新型储能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成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2024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 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有哪些?分地域看,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1023万千瓦/2439万千瓦时,新疆857万千瓦/2871万千瓦时,山东717万千瓦/1555万千瓦时,江苏562万千瓦/1195万千瓦时,宁夏443万千瓦/882万千瓦时。 河北、浙江、甘肃、广东、湖南、广西、河南、安徽、湖北、贵州等10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 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国30.1%,西北地区占25.4%,华东地区占16.9%,华中地区占14.7%,南方地区占12.4%,东北地区占0.5%。 从单站装机规模看,新型储能电站逐步呈现集中式、大型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