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风电项目标配
2020年“风电+储能”配置将如何发展?目前看国内主流新能源投资企业以及电储能产业链也积极应对布局,相信以2020年为元年,“风电+储能”配置将随着开发规模的快速增长、电力系统灵活性调控资源需求的同步增长、系统储能成本下降、运行规则、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呈星火燎原、快速发展之势。 同时我们也要客观理性的分析目前“风电+储能”配置在政策机制、应用场景、运行规则、产品技术方面是否准备充分,特别是在风电后平价时代,“风电+储能”的模式如何更好的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及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真正体现甩掉“拐棍”、并发挥新型灵活调节资源的系统价值。 需要在初期的示范项目就统筹兼顾、从长计议。 “风电+储能”配置不仅需要技术和成本上的突破,更需要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并根据应用场景适应性调整运行规则。 02储能装置在风电场配置的主要作用.
储能装置在风电场配置有何作用?储能装置在风电场配置主要作用包括降低发电计划偏差、减少弃风限电,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低储高放”参与现货交易等。 同时,布局在新能源场站汇流升压站的独立储能电站,还可以起到改善并网联络线潮流,减缓输电阻塞等作用。 各部分作用简述如下: 1)降低发电计划偏差:是通过储能装置配合风功率预测系统,对给出的短期与超短期发电计划偏差部分予以“充放电纠偏”,将有利于风电场减免电网“两个细则”考核罚款,降低运维费用。 2)减少弃风限电:是通过储能装置在大风时段(如后半夜)或负荷低谷期时“充电”、在小风时段或负荷高峰期“放电”,通过“能量搬移”手段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减少风电场弃电损失。.
风电储能与光伏储能有何不同?实际上,在业内专家看来,风电作为一种具有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其配备储能的情况与光伏储能也有所不同。 据陈永翀介绍,不像光伏发电因昼夜差异和短时波动存在更为明显的峰谷特性,风电消纳匹配性较差,可能存在连续数天大风或无风天气的情况。 风储结合应用的关键应在于通过合理的容量配置和适当的运行策略,来抑制因波动性和间歇性引发的系统冲击。 据了解,为保证相对稳定的功率输出,国内主流整机厂商也采用了 风机变桨系统,采用高功率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作为功率型储能系统,以确保风机在风速波动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功率输出,以及在风力过大时能够让风机桨叶恢复到空档,实现安全停机。 然而,功率型储能系统具备一定的调频功能,但不具备调峰能力。.
储能装置如何降低发电计划偏差?1)降低发电计划偏差:是通过储能装置配合风功率预测系统,对给出的短期与超短期发电计划偏差部分予以“充放电纠偏”,将有利于风电场减免电网“两个细则”考核罚款,降低运维费用。 2)减少弃风限电:是通过储能装置在大风时段(如后半夜)或负荷低谷期时“充电”、在小风时段或负荷高峰期“放电”,通过“能量搬移”手段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减少风电场弃电损失。 3)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若风电场储能装置能够接受电网调度,参与系统深度调峰(可与减少风电场弃风限电统筹安排)、或者风电场不是通过预留功率备用而是通过配置储能具备一次调频能力并接受调用考核(GB 38755-201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1870-2018《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均明确要求),应该减免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分摊并获得相应补偿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