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规则

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新型储能重点标准,加快制 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能电站标准, 开展储能电站安全标准、应急管理、消防等标准预研,尽 快建立完善安全标准体系;跟踪储能产业技术发展动态, 开展新型储能关键设备技术要求、检测标准制修订;根据 新型储能与风电、光伏和火电等电源联合运行、电网安全 稳定运行、用户侧储能配置需要,开展多种新型储能产业 链关键环节标准制修订;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初 步形成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基本能够支撑新型储能行业商 业化发展。新型储能规划应遵循什么原则?新型储能规划年限应与电力规划、电源规划、电网规划年限一致。 新型储能规划应以电力系统需求为导向,应统筹兼顾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的应用需求,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的原则,从国民经济最优角度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分析。. 国际储能标准制定机构有哪些?国外标准较多,主要覆盖安全方面,包括电器安全、电池安全、能量管理运输安全等,对储能安全方面提出 技术要求和测试条件,确保安全优质的储能系统进入市场。 国际储能标准制定机构主要如下所示: 各机构已制定储能相关标准如下所示:(1)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成立于1906年,是由各国电工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 IEC关于储能系统产品的标准主要由标准工作组 TC21/SC21A 和 TC120 制定和颁布,TC21/SC21A关注所有二次电池的安全标准,而 TC120 关注电网应用的电化学储能(EES)系统相关标准,目前已颁布储能相关标准主要如下: (2) IEEE (国际电工委员会). 如何构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推动构建以储能产业为主、相关产业协同的标准协调工作机制,确保新型储能标准体系‘顶层设计科学、层次结构清晰、职责范围明确、合作协调顺畅’。. 哪些领域将形成新型储能标准?到2025年,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可逆燃料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的系列标准;加强与国内外标准化组织技术交流,着力打破产业发展瓶颈,规范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储能电站安全;加大国际标准化力度,深度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工作,支撑标准走出去。 逐步构建适应技术创新趋势、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
SolarVolt Innovations(上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 电话:+861381658334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