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储能产品的优缺点

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有哪些优势?储能技术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是保障电网稳定运行、优化能量传输、消纳清洁能源、改善电能质量等的重要手段。 电化学储能具备地理位置限制小、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是主流储能方式之一。 目前,在电化学储能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是锂离子电池技术,但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和大规模储能应用,锂离子电池或将面临锂资源紧缺的问题。 钠离子电池由于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等优势,已成为目前储能技术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与当前主流储能技术进行了对比,从度电成本这一经济性角度分析了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优势,简要介绍了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及1 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示范案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钠离子电池应用于储能电站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钠电有什么理论优势?钠电也有其自身理论优势。 温度适用性强:在-80℃到+100℃之间没有活性影响,尤其适宜北方冬天寒冷地区使用,锂电在低温直接衰减30-40%;充电快:试验条件下,一般15-20分钟能直接充满;储量多:在全球地壳元素分布中,锂是17pp,而钠是 23000ppm*(*注,浓度单位,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率)。 但钠电自身的这些理论优势,也是牺牲了能量密度所换来,电池负极较高的压实孔隙率,会产生更好的低温和倍率性能。 而安全性是另外一个维度,对于任一应用场景安全都是排在第一位的,钠电相对锂电没有那么容易爆炸,这对电动车和储能极其重要。 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可谓是钠电的“阿喀琉斯之踵”。. 钠离子储能电池的总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高多少?目前,钠离子储能电池的总成本高于1元/Wh,高于磷酸铁锂电池,所以钠电的当务之急也许还是要依托和不断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实现规模化量产后再摊薄制造成本。 而厘清材料体系中的基础问题,可助力提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2)与锂离子电池相同,钠离子电池的构成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集流体。 正负极之间由隔膜隔开以防止短路,电解液浸润正负极以确保离子导通,集流体则起到收集和传输电子的作用。 充电时,Na + 从正极脱出,经电解液穿过隔膜嵌入负极,使正极处于高电势的贫钠态,负极处于低电势的富钠态。 放电过程与之相反,Na + 从负极脱出,经由电解液穿过隔膜嵌入正极材料中,使正极恢复到富钠态。 为保持电荷的平衡,充放电过程中有相同数量的电子经外电路传递,与Na + 一起在正负极间迁移,使正负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若以Na x MO 2 为正极材料,硬碳为负极材料,则电极和电池的反应式可分别表示为 图2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3]. 钠离子电池安全吗?钠离子电池在这一方面是存在非常大的缺陷的。 在安全性方面,钠离子电池充电速度快,安全性高,可以过放电到0V也不会出现安全性问题。 而锂离子电池则安全性能相对较差。 同时在低温充电时,锂离子电池容易形成锂枝金,导致安全性大大降低,钠离子电池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SolarVolt Innovations(上海)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 电话:+8613816583346
Top